通讯员 吴可嘉 文/摄
“这一天,常山解放了!”
“我们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每天都盼望着解放。1949年5月4日,一个令人永生难忘的日子,突然平地一声‘雷’——人民解放军解放常山了!我们兄弟几个又唱又跳,和全县人民一起敲锣打鼓,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以后,我们要当家做主,很好地工作、劳动,建设新中国。”近日,88岁的离休干部熊延晖老人打开一本尘封已久的红色日记本(整理集),向笔者展示1949年5月4日写的日记,同时也打开了陈年往事的“时光隧道”。
熊延晖于1949年5月写的日记。
1949年,熊延晖18岁。5月4日当天,解放军进入常山县城后驻扎在牌楼底。解放军驻扎县城后,熊延晖一家很高兴,他将自己要参军的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说,人民解放军所做的一切和旧军队有本质的区别,是人民自己的军队,怕是他们会嫌你小不要你,如果要你,你就好好干,不打败反动派,不要回来见我。就这样,1949年6月10日,熊延晖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1950年初,常山的三股土匪力量分别盘踞在球川、青石、芳村一带。解放军团部与县大队商议,决定先消灭盘踞于青石的土匪。经过一番战斗,青石区域还剩下14个土匪。1950年2月,熊延晖在区中队工作,县大队决定由熊延晖与另一人带路配合解放军团部前往青石一带山中追击土匪。一天早上四五点钟,天才蒙蒙亮,熊延晖与解放军战士躲在草丛里,看到100多米开外的土匪老巢里起了烟。可是,没想到,正当他们准备悄无声息出击的时候,一名队员的枪声突然响起。“解放初期,还有很多特务潜伏在解放军中,现在想来,他应该是故意放枪的。”熊延晖推测,“枪声响后,我们冲上去进屋发现,床头还是热的,灶里的饭也熟得差不多了,但是,土匪早就从暗道里跑得没了踪影。”至于这股土匪后来怎么消灭的,熊延晖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当时他又被派往芳村一带剿匪了。
1953 年 5 月,熊延晖参与省军区文化教育考试获得的奖品。
熊延晖一家六代都居住在县城的东淤老宅。过去,老宅门前的小路一片黑暗,熊延晖一家即便日子过得再紧巴,他们都要点亮门前的一盏煤油灯,为过路人照明。如今,熊延晖老宅附近的小巷子早已经安装了照明路灯与视频监控系统,路人再也不用摸黑前行。在日记中,熊延晖写下了生活中的这些发展变化。
熊延晖还爱好收藏邮票、连环画、粮票、像章等物件。
“每一个革命者要树立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党和人民永远忠诚。”“依靠群众,学习群众,联系群众,领导群众,革命才能成功……”半个多世纪以来,熊延晖常用这些温暖而有力的话语自勉自励,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在追梦路上自信自强,追梦不止。
下一篇:爆红的支教日记写了什么
热点文章